4小时400元快餐电话联系方式_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_滴滴品茶app

EN

媒体关注 | 久马高速最后一座特大桥主桥双幅合龙

返回
列表

9月21日,由四川路桥承建的久马高速全线最后一座特大桥——海子山特大桥顺利实现双幅合龙,为2026年实现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1.jpg

海子山特大桥位于阿坝县查理乡境内,跨“V”型沟谷而设,久治端连接当柯3号隧道,马尔康端顺接海子山1号隧道。大桥左线全长733.51米,右线全长755.96米,主墩高71.9米,结构形式为简支T梁+连续刚构,桥面距地面垂直距离最高达114.8米,约38层楼高,为全线第一高墩,是久马高速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

2.jpg

海子山特大桥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四周多高山峡谷,地形狭窄陡峻、沟壑纵横,最高海拔可达3545米,年均气温3.3摄氏度,极端最低温-33.9摄氏度,年均有效施工期仅6个月,自然环境恶劣、材料运输困难、安全形势严峻。     

施工过程中,建设团队通过研发适合高原地区断层破碎带的新型复合式桩基后注浆工艺,有效提高了桩基(长桩、超长桩)的竖向承载和地基各地层的极限摩擦力,避免了桩周土体变形、松弛、开裂及混凝土固化时与土体之间形成的收缩裂缝。

为确保大桥施工安全有序推进,建设团队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对桥梁的位移、变形、应力、振动等结构状态参数,以及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进行全方位监测,并通过同步数据分析实时掌握大桥状态。在合龙过程中,建设团队反复进行理论分析和验算,对关键工序进行全过程管控,并结合气象信息选择最佳浇筑时间,确保混凝土在气温上升时以受压状态达到终凝,预防合龙段混凝土的开裂,保证了大桥结构线性平顺与双幅合龙的顺利实现。

3.jpg

久马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0615德令哈—马尔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成都平原经济区、阿坝涉藏涉羌地区和青海省的重要通道。项目建成通车后,对推动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国家路网结构、加强四川涉藏涉羌地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沟通交流、构建四川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大九寨”交旅融合空间布局、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